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于2025年4月21—26日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新国展二期)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新国展一期)举行,展出面积31万平方米。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家展商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届时,著名机床工具制造商悉数到场,德国、美国、英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捷克、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的机床协会或贸促会等机构组团参展,将成为全球制造业关注的焦点。
CIMT2025展会以“融合创新 数智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之路。展会主题紧扣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和时代特点,将在业内外引起巨大的关注和共鸣。 CIMT2025境内外代表性机床企业如斯达拉格集团、联合磨削、巨浪、埃马克、西门子、+GF+、马扎克、大隈、DMG MORI、牧野、发那科、中国通用技术、济二、秦川机床、华中数控等,在展示技术发展的大方向方面,强调集成与复合、数字化技术、柔性自动化、绿色技术等。在目标产业应用方面,特别针对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模具等领域,展示诸多设计、制造、检测以及服务等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工件加工的效率和精度要求。 一、工艺集成催生新结构 工艺集成是将多种加工功能集成到一台机床上,实现多道工序的复合加工,提高精度和生产率。这种集成减少了操作人员需求,节省了空间和成本,提升了工作环境和员工价值。 复合加工机床因满足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制造、半导体等领域的复杂零件加工需求而迅速发展。各种复合机床如铣车、车铣、车磨、铣磨、增减材复合等不断涌现,同时整合了测量和自动化功能,实现在线测量和单机自动化。 铣车复合加工机床一次装夹可完成多种冷加工工序,实现全序加工,是加工复杂零件如飞机起落架等的高效手段。 WFL公司,作为铣车复合加工机床行业的先驱,其五轴铣车复合加工机床可一次性完成所有冷加工工序,并新增了在机测量、激光熔覆、激光焊接和激光淬火等热加工工序。展出M30小型多功能机床,能加工最大直径φ520mm的复杂轴类和盘类零件,最大加工长度2000mm,支持4轴车削、5轴铣削,实现工件6面加工,还能进行切齿或深孔钻加工。 科德KTX1250TC五轴联动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最大车削直径φ630mm,对置双车削主轴,标配36把圆盘式刀库,采用直驱技术,精度高,适用于复杂轴类零件的6面完整加工。 秦川机床集团宝鸡机床BHR500V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采用对列双主轴布局,上刀塔为回转B轴,下刀塔(选配)为卧式刀塔,最大加工工件φ500mm×1000mm,适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模具等行业复杂轴类零件的精密加工。 INDEX铣车复合加工中心G220,可配置3个刀塔,多达169刀位的刀库,多达16个运动轴,为复杂零件的完整加工提供最大的柔性。具有宽敞的加工区域,三把刀可以同时加工,无碰撞风险,适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领域中小型复杂轴类工件的高效加工。 车铣复合加工机床,主要针对大直径盘类零件,如机匣、轮辋、轴毂等零件的加工。 斯达拉格Bumotec 191neo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医疗器械、骨科植入物、奢侈品、航空航天燃油喷油嘴、微细机械等小型、精密、复杂、高价值零件一次装卡完整加工的解决方案。与上一代机型相比,换刀时间减少15%,速度提高12%,主轴功率提高到22kW,扭矩可达175Nm。副主轴有四种选择,单虎钳(P型)、多虎钳和夹具组合(RPM型)、立卧转换背主轴结构(R型)、背主轴+虎钳或顶尖结构(RP型)。无需更换设置或夹具,即可实现磨削、抛光、车齿、滚齿和超硬刀具镜面加工。 北京北一机床XHAμ24-MTR25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最大车削直径2500mm,工作台承重15t,可快速、精准地抓取车削头、伸长铣头、机械摆角铣头等多种附件头。一次装卡可完成航空发动机机匣、船舶燃气轮机机匣等形状复杂大型零件的内外回转面、内腔等部位的高精度加工。 大隈MU-8000V-L五轴立式加工中心,集成了车削功能,具有极高的高效加工能力,S45C材质面铣加工能力504cm³/min,立铣加工能力672cm³/min,车削加工能力3mm²。 复合加工机床结构形式多样,除常见的铣车复合和车铣复合外,还有车磨/铣磨复合,增材/减材复合,激光加工与切削加工,超声加工与切削加工等复合加工机床。 埃马克VLC 200 GT车磨复合加工中心,集成了磨削、硬车工艺,能够在一次装夹中完成热处理后高精度硬加工,最大限度地缩短整体加工时间,主要应用于汽车传动齿轮等盘类件的加工。 广东德玛士DLC-Z3020激光高速龙门加工中心,先用激光快速切割,随后进行铣削精加工,有效减少零件装卸次数,提高加工效率。适合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汽车门槛梁等零件加工。 玻璃、陶瓷、硬质合金等硬脆材料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很难加工。然而,在传统的切削加工件技术上加上高频振动,也就是把超声技术和切削技术相结合,能显著地提高加工效果。 汇专科技以其超声加工、超临界CO2低温冷却、微量润滑、整体PCD刀具四大核心技术为基础,研发出系列超声绿色加工机床。本次展出的多台超声绿色加工中心,广泛应用于高温金属、钛合金、陶瓷、单晶硅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其中MVC1250-5AXIS超声绿色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加工高温合金整体叶盘,叶片的表面粗糙度值减小56%;UEM-600超声雕铣加工中心,加工单晶硅可连续加工2000个以上φ0.45×24.75mm的超深微孔,入口处目视无崩缺,孔真圆度达0.003mm;孔壁粗糙度从Sa6.54μm降低至0.013μm。 江苏集萃华科CV500+JUS五轴超声波复合加工中心,在主轴旋转时,刀具端同时产生轴向20kHz的高频振动,能降低刀具切削力,延长刀具寿命,适合难加工金属、复合材料以及非金属硬脆材料加工。 滚棱集成,提升效率。 格里森Genesis 280HCD滚齿倒棱机床,为干式滚齿和倒角加工而设计。直驱滚动主轴转速可达6000r/min,可在齿轮滚齿的同时进行倒角加工模数5mm以下的齿轮。还可根据需求,选配双工位或四工位环形上料装置,实现单机自动化。 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Y3125CNC13滚棱复合机,实现上下料工位、待料工位、滚齿工位和滚棱工位的连续转换。滚棱工位刀架允许大角度翻转,方便滚棱刀的更换,同时可采用多种滚棱工艺对工件上下端面进行倒角。采用四工位上下料机械手,实现少人化与无人化加工,提加工效率。 复合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将淋漓尽致地在CIMT2025上展现,WFL、DMG MORI、马扎克、大隈、INDEX、中国通用技术、秦川机床、大连科德、齐重数控、富信国际、北京博鲁斯潘、汇专科技、甘肃星火智能、南通国盛、南阳煜众、上海诺倬力等机床企业都将有复合加工机床展出。 二、数字创新提升竞争力 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减少故障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近1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数字化技术涵盖了现代制造企业的整个流程链,从产品规划、产品设计、生产实施、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世界知名软件公司、机床制造企业将携各自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从功能强大的CAD/CAM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到集成的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和工具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双胞胎仿真等,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 HyperMILL是Openmind的CAD/CAM集成软件,专为五轴联动加工设计,以高效算法和精细策略著称,尤其在航空航天和高精度加工领域备受推崇。它提供从2.5轴到5轴的全系列模块,具备自动干涉检查、独立五轴联动和动态变化刀轴等功能,简化了五轴加工编程,可靠且高效地制造复杂零件,确保所有曲面质量完美。 CGTech的Vericut是全球领先的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用于验证和模拟NC程序,优化加工过程。它支持多种机床类型,具备碰撞检测功能,防止机床、工件和刀具碰撞,并能进行切削力分析。 华中数控的iNC-Cloud大数据平台,满足工业设备接入、数据融合、管理及应用集成需求,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依托“多源感知”、“存储分析”、“标识溯源”、“信息安全”四大体系,提供柔性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等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其IntePlant产线仿真与虚拟调试平台,支持工艺驱动仿真环境搭建及验证,提供产线设计、实施、运行的全过程解决方案。在产线设计阶段,进行布局结构、工艺流程、生产节拍、加工效率的仿真与验证;在产线实施阶段,与PLC联合虚拟调试,可视化验证PLC运行逻辑,确保控制逻辑准确;在产线运行阶段,实现虚实同步运行,监控产线状态,确保有序运行。 精雕JDSoft
Surfmill 10.0是一个集成CAD/CAPP/CAM的数字化制造软件平台,它确保了制造信息在制造链中的精确传递,并为用户提供包括零件设计、工艺规划、夹具开发、加工工艺编程、切削仿真和优化在内的完善数字化制造工程服务。 亚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云端监控、设备分析和维保管理服务。设备管理EMC系统与亚威机床配套,实现远程运维指导、产量统计和NC程序下发。钣金MES软件集成ERP、MES和CAD/CAM功能,提供钣金行业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 济南奥普瑞思的案例呈现了针对汽车零部件加工的无人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加工、装配、物流、仓储和控制中心五大区域。控制中心通过MES软件和数据云发布生产指令,同时收集并展示加工设备状态、装配进度、AGV小车状态和库存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的可视化数据。 大隈数字化工厂结合了智能化制造和智能机床,通过Connect
Plan系统实现信息可视化。该工厂融合了最新IT技术、自动化系统和熟练技能,以高效率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利用IoT技术,它能灵活应对小批量生产,同时保持批量生产效率,实现大规模定制,适应市场变化。 三、少人无人制造新时代 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支持少人化或无人化生产的自动化技术日益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不仅带来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品质保障,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法、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 CIMT2025自动化技术展区,汇聚了来自全球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包括专门从事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运动控制、数据管理和自动化集成的公司。此外,观众还将看到众多切削加工、成形加工、增材制造、视觉系统、计量、工具、工夹具、齿轮加工、零件处理和清洁以及制造技术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工件装卡系统 雄克R-C2自动化虎钳系统结合了抓取和夹持功能,融合了托盘自动化和机器人上下料技术,简化了机床自动化流程。R-C2在机床内充当托盘,由机器人送入并松开;装件时,它又像机械手一样操作。启动自动化流程后,工件的抓取、夹持和六面加工可一次性完成。R-C2对新工件无需重新设置,伺服驱动自动定位。 珠海广浩捷快换基准板系统,具备高精度定位、快速换装、结构紧凑、耐用和易维护等特性,确保工装更换时的高精度定位,简化操作实现快速锁紧和释放,降低换装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机器人应用 库卡KMP 1500i机器人,结合激光SLAM、二维码和视觉SLAM导航技术,具备1500kg的额定负载能力。它配备前后3D相机,能智能避开障碍物。模块化设计和丰富的接口支持快速定制,提升生产线的灵活性、效率、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适用于汽车、电子、食品等行业的重型物料搬运。 上海交大智邦的协作机器人复合换刀AGV结合了移动平台和协作机械人技术,实现自主定位、移动、避障和无人化刀具更换。它具备自动快换手爪功能,适应不同刀柄形式的刀具更换。刀具信息通过自动获取和数控系统写入。该系统包括自动化机械手、自动对刀仪、热装仪一体机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刀具寿命管理和统计分析模块,支持机器人自动上下料刀具刀柄、自动装刀、冷却刀柄、对刀、清洁刀柄和下料至刀具托盘等操作。 江苏集萃华科RBP-X-200/500机器人叶片自动化磨抛工作站,专为航空发动机叶片等复杂曲面零件设计,实现高 |